医疗法律援助

当前位置 /首页/医疗纠纷/医疗法律援助/列表

医患纠纷法律有哪些?

医疗纠纷法律处理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

医患纠纷法律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

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法[2003]20号

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3]20号)

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7号)

六、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

七、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

八、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

九、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现将在医疗事务方面比较常用的法律、法规作综述。

、法律:《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这两部法律对医师执业、药品监督管理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在律师事务中,比较常用的是《执业医师法》,它涉及到整个医疗活动的重点,我们许多的实务处理都须从这部法律中找依据,如非法行医、医师执业是否超出注册范围、是否具备诊疗资格等方面。

2、法规:

(1)2002年2月20日国务院第55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2)执业许可方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条例》、《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医疗气功管理暂行规定》等;

(3)诊疗规范方面:《消毒管理办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等;

(4)医疗器械类:《医疗器械管理条例》;

(5)鉴定类:《医疗事故鉴定暂行办法》、《医疗事故分级标准》、《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暂行规定》、《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医疗事故争议中尸检机构及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定办法》

6)争议处理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等。

3、司法解释,主要是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01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第八项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有关法律对侵权诉讼的举证责任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4、《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处理规定主要有:

第二条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第三条规定,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第十四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九条规定,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

(一)医疗事故等级;

(二)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三)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有关医患纠纷,我国很早就有立法,同时,根据不断变化的现实,也不断有法规和条例出现进行补充和解释。我们知道,有关医患纠纷法律其实是一个集合体,它包括了法律、法规或者条例,对于普通人来说,当然不要求像专业人士一样倒背如流,理解深刻,但是如果我们能认真去了解,一定能对我们的纠纷解决起到很好的效果。

TAG标签:医患 纠纷 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