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犯罪辩护

当前位置 /首页/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列表

什么是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什么是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为您推荐】范县律师   平陆县律师   天镇县律师   柏乡县律师   金安区律师   新市区律师   台前县律师   

近年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犯罪日益增多,并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波动,影响了社会稳定。那么,到底什么是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一般会怎么判刑呢?请跟随本站小编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吧。

一、什么是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构成本罪,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分别是: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秩序。这里所说的社会秩序不是广义的一般的社会秩序,而是指特定范围内的社会秩序,具体是指国家机关与人民团体的工作秩序,企业单位的生产与营业秩序,事业单位的教学与科研秩序。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

2、客观要件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以聚众的方式扰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正常活动,致使其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所谓聚众是指纠集多人实施犯罪行为,一般应当是纠集3人以上,有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首要分子,有积极实施犯罪活动,行动特别卖力,情节比较严重的积极参加者,在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过程中,有时还会有受蒙蔽的群众,被威胁的一般违法者、围观者、起哄者,纠集3人以上是指包括聚首和积极参加者在内3人以上。如果是一人或二人闹事引得众人围观起哄的,不构成本罪。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但并非一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人都能构成本罪,构成本罪的只能是扰乱社会秩序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所谓首要分子,即在扰乱社会秩序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所谓其他积极参加者,是指除首要分子以外的在犯罪活动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对于一般参加者,只能追究其行政责任,不能成为本罪主体。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出故意构成。行为人往往企图通过这种扰乱活动,制造事端,给机关、单位与团体施加压力,以实现自己的某种无理要求或者借机发泄不满情绪。由于本罪是聚众性犯罪,因而进行扰乱活动必须基于众多行为人的共同故意。这种共同故意并不要求行为人之间的故意联系十分紧密,只要行为人明确自己以及他人是在实施扰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与人民团体的工作秩序的行为即可,并不要求各行为人的犯罪目的或犯罪动机完全一样。

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一般会怎么判刑?

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社会秩序对于国家和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安定祥和的社会秩序中,我们才能安心工作和生活。对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并不一定构成犯罪,关键是要找到证据证明没有达到法律规定的条件,而这样的任务只有专业的律师最有可能完成。

TAG标签:聚众 社会秩序 扰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