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处罚辩护

当前位置 /首页/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列表

死缓的条件和报核程序规定是什么

死缓的条件和报核程序规定是什么

死刑可以说是刑罚中最为严厉的惩罚方式了,不过在我国的死刑中还存在有死缓,也就是延缓执行死刑的一种方式。当然,死缓是有一定的适用条件的。那么死缓的条件是什么?死缓案件的报核程序规定有什么?下面,就让本站来详细的介绍一下吧!

一、死缓的条件是什么?

死缓是我国在实践中独创的死刑执行制度。值得注意的是,死缓并非独立的刑种,高度体现了我国保留死刑,但坚持少杀、严禁滥杀、防止错杀的一贯政策。死缓政策的施行,将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范围降到了最低程度,达到了严格控制死刑的目的。

哪些人可以适用死缓呢?根据我国《刑法》第48条之规定,对于应当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由上述规定,我们可以知道,适用死缓的条件有两个:

1、 罪当处死,这是适用死缓的前提条件;

2、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这是区分立即执行和缓期二年执行的界限。至于什么才属于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要靠法官综合考虑全案的情况,包括犯罪情节、被害人过错、罪行轻重以及其他可以认为不立即处死的情节等等。

二、死缓案件的报核程序规定有什么?

在具体的司法判决中,“罪行极其严重”的含义,必须考虑刑法分则的具体规定,才能确定其准确的含义。分则为某个罪配置死刑,大致有两种类型:一是只有死刑的规定,这可以说是绝对确定的死刑,这种情况又有两种,一种是构成要件的规定非常明确,如绑架并且杀人的,处死刑,这种是立法者的推定,无须考虑“罪行极其严重”的含义。另外一种是构成要件的规定不明确,表现为“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处死刑”,这种情况下,必须结合总则的规定,考虑什么是“情节特别严重”,按照我的看法,由于1997年刑法删除了“恶极”的规定,这样,分则中的情节特别严重,就不能像其他的情节犯一样,可以考虑犯罪人的主观方面,而只能考虑犯罪的客观危害。也就是说,不能因为犯罪人的主观方面影响刑事责任的判断。二是包含有死刑的法定刑,这种情况必须考虑“罪行极其严重”的含义,表面上看,只要行为人的行为符合了分则的规定,比如,只要故意杀人的,判处死刑就不能直接的认定违法,但这是极不严肃的。不得不指出的是,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存在一个没有得到纠正的误区:通说认为,由于故意杀人罪的刑种排列顺序是死刑,所以应该优先适用死刑。这种主张违背了限制死刑适用的根本精神,同时也缺乏合理性。

死缓是国家用于严格控制死刑的一种方式,当然,想要享受死缓,也需要满足死缓的条件,只有严格满足死缓的执行条件才能享受到死缓的待遇。不过在具体的实践中,死缓也有相应的报核程序,在相关事宜的处理中,我们可以根据其报核程序来操作。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本站黄冈律师!

TAG标签:死缓 报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