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纠纷

当前位置 /首页/合同事务/合同纠纷/列表

可得利益损失赔偿规则有哪些?

一、可得利益损失赔偿规则有哪些?

可得利益损失赔偿规则有哪些?

(一)可得利益与可得利益损失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可得利益是指合同履行以后可以获得的利益。可得利益必须是纯利润,而不包括为取得这些利益所支付的费用和必须缴纳的税收。可得利益主要有两种,一是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在取得对方交付的财产基础上,利用该财产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可以取得的预期纯利润。二是在提供劳务或服务的合同中,劳务或服务的提供者通过提供劳务或服务获取的预期纯利润。可得利益损失就是指受害人因违约方违约而遭受的上述预期纯利润的损失。如生产设备买卖合同中买方因卖方迟延交货而耽搁生产所遭受的生产利润损失;买卖合同中,买方因卖方不交货而无法转售给已签约的下家买主所遭受的转售利润损失;承包经营合同中,发包方毁约造成承包方承包经营利润损失;服务合同中,被服务方毁约造成服务方预期利润损失。

(二)可得利益损失赔偿的构成要件

在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方面,我国采取的主要是严格责任制。因此,就违约损害赔偿来说,只要具备违约行为、损害事实、违约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三个要件,违约方就要承担违约损害赔偿责任,至于违约方主观上是否有过错,在所不问。作为违约损害赔偿一部分的可得利益损失赔偿当然也要具备上述三个要件。

(三)可得利益损失的约定赔偿和法定赔偿

可得利益损失赔偿有约定赔偿和法定赔偿之分。所谓约定赔偿,是指在违约行为发生后,按照当事人在合同中事先约定的损失赔偿计算方法,来计算损失赔偿额。所谓法定赔偿,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事先就损失赔偿作出约定的情况下,由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依法确定损失赔偿额。约定赔偿优先于法定赔偿。由于约定赔偿较为简单,以下内容仅涉及法定赔偿。

二、可得利益损失赔偿范围的限制

违约损害赔偿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但同时还应顾及鼓励交易、提高效率等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对受害人因违约所遭受的损失原则上应予以完全赔偿,但同时应将这种赔偿限制在法律规定的合理范围内。一般来说,可得利益损失赔偿受以下几个方面的限制:

(一)可预见性规则

可预见性规则又称应当预见规则,是指违约方仅对其在订约时能够预见到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而对不可预见的损失不承担赔偿责任。可预见性规则是限制违约损害赔偿范围的一个重要规则。在具体应用这一规则时,关键是要准确把握预见的主体、时间、内容和判断能否预见的标准。

因违约导致人身伤害、死亡及精神损失的场合,不赔偿可得利益损失。因为合同主要是财产关系,当一方当事人履行合同给对方造成人身伤害时,不是合同问题而构成了侵权,

在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事先约定了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的场合,不赔偿可得利益损失。因为可得利益损失计算方法约定之后,按方法得出损失是大是小不重要,重要的是双方在立约时就已经预见到了那个数额,数额不一定精确,但是也要按照双方事先预见的数额来赔偿。

可得利益损失的赔偿范围首先是根据可预见性来进行确定,如果是属于可预见性的利益损失,那么是可以进行要求赔偿的。如果双方签署了相关的合同,确定如果造成损失之后,可以进行赔偿,那么在按照合同内容来进行处理。

TAG标签:规则 利益 损失赔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