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

当前位置 /首页/公司经营/经营管理/列表

农业企业融资案例举例?

农村企业要进行融资有多种渠道,小型企业可贷款、抵押,部分大型企业还可走政策融资获得政府支持。融资前要写计划书,对本公司的财务、人员、大概情况做一个集合、分析。整体市场情况和行业发展前景都会对融资有影响。农村企业多为食品和轻工业企业,我国人口众多,市场需求非常大,进行融资可能会得到良好的结果。以下是农业企业融资案例举例:

农业企业融资案例举例?

一、公司基本情况

(一)企业概况

贵州XXXX农业科技产业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位于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野马川特色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注册资金2000万元。是一家专业从事辣椒、萝卜、马铃薯等蔬菜种植及其副食品研发、生产加工及进出口贸易的大型现代化食品生产龙头企业。公司所在地拥有数百年辣椒、萝卜、马铃薯种植传统,该地气候适宜、土壤独特、水质天然、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具备非常理想的食品生产加工资源禀赋。

本公司多年来从事蔬菜食品研发,具备蔬菜食品精、深加工的管理经验和生产实践,其先进配方和工艺技术水平一直处于省内领先水平、拥有6项蔬菜食品加工工艺技术的发明专利,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产品品质优势,别具特色的风味和口感将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喜爱。

(二)企业组织架构

企业现有员工74人,其中:管理人员12人,高级农艺师2名,专业技术人员30名。

(三)企业财务状况

企业自成立以来发展状况良好,经营规模和营业收入增长迅速。

二、企业产品

本公司主营产品为辣椒制品、萝卜干和土豆肠。主要原料为鲜辣椒、萝卜和马铃薯,由本公司种植基地提供和周边地区采购。目前年产量为:

1、辣椒制品:10000T

2、萝卜干:5000吨

3、土豆肠:5000吨

三、融资用途

此次融资主要用于建设干辣椒生产线两条,具体建设方案如下:

工程占地约_____亩 ;总建筑面积_____平方米,主要建筑物包括生产车间_____,_____办公大楼及技术中心。

购置_____等生产测试设备。

四、项目建设背景

(一)政策环境

农产品加工业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重要产业。其具有产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广、吸纳就业能力强、劳动技术密集,在服务“三农”、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就业、扩大内需、增加出口、保障营养健康与质量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近年来,随着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政策措施逐步完善,初步搭建了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的政策框架。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2〕62号)提出:要加大投入力度,落实税收支持政策,给予相关金融支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完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税收支持政策。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让农民更多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办农产品加工企业。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研究制定支持农产品加工流通设施建设的用地政策,扶持产地农产品加工等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初加工和贮藏设施予以补助。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对示范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业给予补助,逐步扩大农产品加工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行业范围;适当扩大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试点范围。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加工业和推进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新兴产业技术研发,支持农民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流通。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扶持政策,涵盖财政、税收、金融、投资、保险、科技、用地、用电等各方面,形成合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区域环境

近年来,赫章县深入贯彻“5个100”工程的决策部署,坚持把品牌建设作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重要引领。制定出了品牌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创建农产品知名品牌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激励机制,按照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的发展模式,推进优势特色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业品牌建设,引导扶持园区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申请商标注册,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产品认证。

目前,赫章县已获得无公害农产品10个,有机农产品1个,贵州省著名商标6个,国家质检总局认证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国家农业部认证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1个。正在申报无公害农产品7个,绿色食品7个,有机食品1个,国家农业部认证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

(三)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总量增加、品种丰富和消费升级,以粮油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步入了两位数增长的快车道。

1、总量迅速扩大。2014年全国拥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大45.5万家。2003-2014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从2.63万亿增加到18.48万亿元,年均增长19.4%,在工业中占比从16%提高到17%,加工与农业产值比值从1:1提高到2.1:1。近5年每年上交税收超过1万亿元,2014年达到1.17万亿元。

2、产业加速集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在政策的推动下,逐步向优势主产区和城近郊区集聚。2014年,河南方便食品已超全国四成;山东、河南、四川、内蒙等10个畜禽大省的肉类加工总量占到全国的80%;各地形成了湖南辣味、安徽炒货、福建膨化、河南冷冻、四川豆制品等一批区域集中区和品牌。

3、规模企业增多。2003-2014年,规模以上加工企业从5万家(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增加到7.6万家(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大中型企业比例达到16.15%;2014年,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有50家(其中超500亿元的5家)。在食品加工业中,大中型企业已占到50%以上;在肉类加工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占到10%,但其资产总额却占60%以上,销售收入和利润占50%以上。

4、结构优化升级。2014年,食用类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农产品加工业比重达53%,比2003年提高了10多个点。主要农产品加工初步形成齐全的国产化机械设备品种,如肉类加工设备国产化达90%以上,粮油加工设备逐步替代进口。山东、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区正在推进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和培育名企、名品、名家,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5、融合趋势明显。一是接二连三融合。据抽样调查,3.08%的农民合作社吸收农民以资金、土地经营权、交售农产品入股发展加工流通。如福建连城县13万农民合作加工10万吨地瓜干。二是前延后伸融合。企业向农户注资建基地,向经销商注资连物流。如山东临沂畜禽加工、福建平和琯溪蜜柚、浙江黄岩蜜橘、广西容县黑芝麻糊等产业,都是将农户、企业和客商在园区空间聚集,实现集群化、网络化发展,打造了特色优势区域品牌。三是技术渗透融合。将“互联网 ”等信息技术向农业渗透,发展电子商务、食品短链、社区支持、加工体验和中央厨房等新业态,模糊产业边界,实现网络链接,缩短供求距离。据对100家规模企业问卷调查,80%的企业都已引入电子商务,销售收入均是成倍增长。

(四)行业发展趋势

1、提高农产品综合开发利用水平

如果农产品只作为初级原料来消费,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会严重污染环境,因此,应积极开展农产品初加工的综合利用研究,进一步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利用稻谷脱壳后的稻壳制碳,并用米糠制油;果蔬榨汁后的残渣经加工可做饲料,果皮可提取香精和色素等。对农产品进行综合利用,可提高产品的利用价值,从而达到减少废物排放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2、加强果蔬贮藏与保鲜技术的研究

一直以来,我国的果蔬产品以鲜食消费为主,形式单一。产品的多用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同时,由于果蔬贮藏、保鲜技术水平不高,常造成果蔬的大量损耗。因此,应加强果蔬贮藏与保鲜技术研究,加大对果蔬加工技术及其机械装备的研究力度,以减少果蔬的生产损耗和废物的排放。

3、重视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

目前,国际上广泛用于农产品初加工领域的高新技术很多,主要包括气流和微波粉碎技术、冷冻粉碎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低温和低压工艺、气调保鲜技术、核微孔冷消毒技术等,这些高新技术的应用使农产品加工技术和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我国的高新技术应用起步较晚,因此,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并尽快将其应用到农产品加工业中去。

五、市场分析

(一)国际市场需求

中国是全球辣椒生产大国,辣椒种植面积仅次于印度,但辣椒产量占世界的46%。在国际市场上,中国是辣椒出口的第一大国,且随着世界辣椒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出口量将保持较快增长。1988年我国辣椒出口总量为43130t,到2002年,出口总量增加到91632t,增长了112.46%,占世界辣椒出口总量的比重由1988年的25%提高到2002年的27%,而且出口量每年以4.4%的速度增长。近年来,韩国、日本、墨西哥、澳大利亚、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已成为我国辣椒的常年进口国,仅墨西哥辣椒就有1/3是从中国进口的,日本进口辣椒的90%来自中国。

近年来由于日本、韩国-自产红辣椒严重不足,加之我国红辣椒质量逐年提高,日、韩从我国进口辣椒的数量较大、增长较快以韩国为例,该国常到我国东三省、山东等地大量收购红辣椒,回国加工后在本国及国外销售。在韩国国内辣椒市场上.我国出口辣椒的市场占有率从2000年的10.3%增至2004年的30.3%。在韩国辣椒进口中,冷冻辣椒全部从中国进口,冷冻辣椒所占比例从2000年的0.7%增至2004年的25.3%。

(二)国内市场需求

辣椒在明清之际传人中国,沿岭南、贵州流入四川和湖南地区而形成了长江中上游辛辣重区。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在饮食口味上逐步形成了长江中上游重辣区、北方微辣区和东南沿海淡味区3个辛辣口味层次的地区。在长江中上游辛辣重区,由于自然环境条件特殊,冬季日照少,湿润而寒冷,客观上形成了对辣椒这一辛辣食品的需求。而在其它地区,由于人们的社会联系、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等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促进了辣椒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辛辣重区的四川、贵州、湖南、重庆、湖北、陕西、云南等省市常年有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到忌辣清淡区的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等省市打工,从而把他们辛辣饮食文化和嗜辣习惯带到这些地区,进行广泛的传播和渗透,促进了国内辣椒消费的普及和发展。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食辣人群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已超过40%,食辣人口总数超过5亿,许多地方特别是贵州、湖南、四川等省,城乡居民生活一日三餐都离不开辣椒。近年来,北京对辣椒及其制品的消费需求量已超过了重辣区的重庆市 。据统计,目前国内辣椒贸易额高达980亿元以上。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食辣历史悠久 食辣人群庞大。 髓着国内人口的频繁流动,辛辣饮食文化的快速传播,传统意义上的“忌辣清淡区”已经越来越模糊,并逐步向微辣区转变,加上原有的辛辣区、微辣区的食辣人口比重也有增无减,国内辣椒消费的地域、人群和数量必然会进一步增加。目前,国内食辣人口比重约40%,市场需求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一方面,随着辛辣饮食文化的广泛传播和渗透,特别是川菜、湘菜、黔菜等的推广普及,国内食辣人口数量将会不断增加,国内市场对辣椒及其加工制品的需求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另一方面,辣椒深加工产品的国内市场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长,成为拉动国内辣椒市场需求的一个重要力量。

主营辣椒等食品。对市场前景进行了分析,因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很大,属于可持续增长的营业项目,原材料可加工成的食品种类繁多,故前景广阔,也可能拥有国外市场。融资趋势呈良好势头。关于企业融资有任何法律问题都可咨询本站的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