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

当前位置 /首页/刑事辩护/刑事诉讼/列表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司法解释是什么?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司法解释是什么?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司法解释是什么?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司法解释是:非法证据的界定标准是不符合法定形式或取得的程序违法而不具有可采性。例如非法搜查、扣押的物品,以刑讯逼供、威胁、引诱、欺骗及其他非法方法取得的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证人的供述、陈述和证言都算非法证据,法院在庭审过程中,首先要排除非法证据。

二、非法证据排查程序是怎样的?

1、程序启动

在法庭调查过程中,被告人有权提出其审判前供述是非法取得的意见,并提供相关线索或者证据。

2、法庭初步审查

程序启动后,法庭应当进行审查。合议庭对被告人审判前供述取得的合法性没有疑问的,可以直接对起诉指控的犯罪事实进行调查;对供述取得的合法性有疑问的,则由公诉人对取证的合法性举证。

3、控方证明

公诉人应当向法庭提供讯问笔录、原始的讯问过程录音录像或者其他证据,提请法庭通知讯问时其他在场人员或者其他证人出庭作证,仍不能排除刑讯逼供嫌疑的,提请法庭通知讯问人员出庭作证,对该供述取得的合法性予以证明。

4、双方质证

公诉人举证后,控辩双方可以就被告人审判前供述的取得是否合法的问题进行质证、辩论。

5、法庭处理

法庭对被告人审判前供述的合法性问题作出裁定:如公诉人的证明达到确实、充分的程度,能够排除被告人审判前供述属非法取得的,法庭确认该供述的合法性,准许当庭宣读、质证;否则,法庭对该供述予以排除,不作为定案的根据。

民法院认定犯罪事实作出公正判决的依据就是证据,我国相关的法律中对证据种类及适用条件作出了明确规定。对于非法证据,必须要排除,取证程序违法或者证据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可以认定非法证据。对于收集非法证据的办案人员,检察院还应该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