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仲裁法规

当前位置 /首页/诉讼仲裁/诉讼仲裁法规/列表

继承顺序民法总则是怎么规定的?

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施行,《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继承顺序民法总则是怎么规定的?

一、继承顺序是怎么规定的?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二、相关知识

胎儿继承份额的保留,是指在分割遗产时,如果有胎儿(该胎儿出生后应属于被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范围)的,应当为胎儿保留继承份额。由于胎儿尚不具有民事权利主体资格(注:在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主体资格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故胎儿并不具有继承权,但为了保护胎儿的利益,各国都强调在分割遗产时应考虑对胎儿进行特殊保护。

对胎儿保留份额的处理,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还是活体而不同:

1、如果胎儿出生时是活体的,则该保留份额为该婴儿所有,可由其母亲代为保管。

2、如果胎儿出生后不久即死亡,则该保留份额为该婴儿所有,但应由该死婴的法定继承人按法定继承处理。

3、如果胎儿出生时即为死胎,则该保留的份额由被继承人的继承人再分割。

人们离世之后能够给亲人的有形事物就只有可以使用的财产了,而剩下的亲人如果有很多的话肯定会因为分不均匀而伤及感情,所以法律就规定了对于死者的财产的继承需要有一定的顺序以防秩序混乱,但是民法总则没有这方面的规定的,只有继承法规定了第一个可以继承的亲人就是夫妻。

TAG标签:总则 民法 继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