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毁谤

当前位置 /首页/损害赔偿/名誉毁谤/列表

微博造谣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即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侵犯了法人的商誉的,依据我国《民法典》有关规定,要承担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等责任。

微博造谣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行政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刑事责任】如果散布谣言,构成犯罪的,要依据《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刑法(2011)》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相关法律条文: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值得注意的要点:

(一)诽谤信息被转发超500次可判刑;

(二)行为人不明知而发布转发的不构成诽谤罪;

(三)在网络辱骂恐吓他人属于寻衅滋事罪☆有偿删帖可被追究刑责;

(四)举报部分内容失实但非故意不属诽谤罪;

(五)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为其提供资金、场所、技术支持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散播谣言,甚至他的罪行有很多种有可能是诽谤罪,也有可能是名誉权。无论是诽谤罪还是名誉权,都会受到他人维护,自己的权利的影响。如果只是涉及到他人的名誉权只需要恢复其名誉,对其进行补偿即可,如果涉及到诽谤罪,很有可能会要受到刑事处罚。

TAG标签:造谣 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