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坠物

当前位置 /首页/损害赔偿/高空坠物/列表

高空坠物责任认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在这个社会当中很多事情就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城市化建设的扩张速度几乎是在有些基本道德素质不断沦丧的过程当中发展过来的,可以把基本生活垃圾全部都从高楼当中随意扔下来的这些人可以说是不胜枚举的。当然绝大多数的三观较正的市民们,在看到这种屡屡发生的现象以后也比较关注高空坠物责任认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高空坠物责任认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一、高空坠物责任认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1、《侵权责任法》第87条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该规定对担责者进行了限定,令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补偿责任,既不会造成有损害结果而受害人得不到救济的情况,也不会导致因义务人过多导致个人补偿数额过小而起不到警醒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建筑物使用人尽善良注意义务,预防该类事件的发生,而且也不会将补偿义务人的范围无限扩大化,所以这一立法规定较为合理,体现了公平原则。

2、在确定了承担补偿责任的责任主体后,各“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之间应承担按份责任而非连带责任。

理由:按份责任可以减轻压力,使得受害人更容易得到补偿。同时,通过“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主动提供证据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可以缩小加害人范围,经济上的驱动更能刺激他们作证的义务。另外,按份责任的承担也可以起到预防类似案件发生的作用。而连带责任,一是过分加大了使用人的责任,达不到息诉的目的且不利于社会安定;二是有违公平原则,若要“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连带责任,则会让真正的加害人逍遥法外,使得正义无法实现;三是连带责任将导致内部之间求偿权的无法实现。

3、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在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时,除能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因此,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确定是否免除当事人的责任。

第一,“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确定了具体的侵权责任人。相较于被害人来说,可能加害人与实际加害人同住一栋建筑物内,对于建筑物的情况较为了解,具有地理优势和人脉优势,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找出实际加害人来免除自己的责任。

第二,“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举证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可能加害人可以提出证据证明自己于侵权行为发生时根本不可能在建筑物内或伤人物品不可能归属自己从而在时间上或客观方面免责。第三,不可抗力。《侵权责任法》第29条规定: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责任。因此,在发生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时,由于不可抗拒的力量造成物品坠落,即便查明了坠落物的所有人也不用担责。

二、行人如何防范高空坠物?

1、警惕高架的广告牌。由于大风或自然松动,容易导致广告牌瞬间倒塌坠落。

2、注意居民楼房坠物。阳台上的花盆等摆放物会由于主人浇花操作不当或大风而引起坠落。

3、要小心高楼的墙面装饰物和窗户玻璃碎片。刮风时,高层楼房墙面的装饰物或松动的表层可能发生脱落,窗户上的玻璃、碎片也可能坠落。

4、注意建筑施工工地的坠落物。安全防护网若不齐全,砖石物料就可能会从上面掉下来。

5、关注警示牌通告。一般经常坠物的路段常贴有警示牌等标志,注意查看绕行。

6、尽量走内街。如果行走在高层建筑路段,尽量走有防护内街等,可增一分安全保障。

7、刮风下雨天更要注意。如沿海地区城市,多风暴雨天气,是坠物的高峰期,更要小心观察。

8、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建议购买意外保险。

侵权责任法第87条当中明确提到如果我们没办法确认侵权人,那么该栋住户的所有使用者如果不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话,都要对被侵权人进行赔偿的,可这种规定根本没办法彻底的解决高空坠物责任认定存在的实际困难。所以小编还是友好的提醒大家一句,自己平时一定要注意防范高空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