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

当前位置 /首页/劳动工伤/劳动合同/列表

劳动合同法关于擅离职守的规定是什么?

一、劳动合同法关于擅离职守的规定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关于擅离职守的规定是什么?

劳动法并未对擅离职守作出明确规定。

擅离职守,主要体现在单位的规章制度中,是对劳动者工作行为、态度的一种约束和界定。多数单位还规定了相应的处罚后果。

《劳动合同法》没有关于待岗的问题的规定;但是待岗不同于解除合同,待岗期间员工与单位之间劳动关系仍然存在,待岗期间单位应发放最低生活费,仍然要为员式交纳各项社会保险。

用人单位非因劳动者原因停工、停产、歇业,在劳动者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应当视同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支付其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可以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按照双方新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用人单位没有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当按照各省规定支付生活费。 用人单位支付生活费的,必须同时承担应当由劳动者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二、待岗的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部发 1994 480号)第12条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35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第40条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可以预告解除劳动合同。

因此,在职工经考核不能胜任工作,需要安排培训;职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单位因生产计划变化、机构变动、技术升级以及其他订立劳动合同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职工不能在原岗位继续工作,也不能安排新岗位工作等情形下,企业可以安排职工待岗,经与职工协商后签订《待岗协议》或变更劳动合同。

若双方协商不成的,单位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的规定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实践中,有些人认为,职工待岗的条件必须是用人单位停工、停产。其依据是原劳动保障部颁布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部发[1994]489号) 第12条中规定的“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或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杯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我们国家劳动合同法主要规定的是关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时后,所签订的合同的一种规定,但是其中却没有关于擅自离岗的相应处罚,因为这个一般情况下都是在各个用人单位当中的规章制度做出的细致规定,并且做出具体的处罚。本站有在线律师,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欢迎您随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