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法规

当前位置 /首页/婚姻家庭/婚姻家庭法规/列表

根据国家法律欺骗消费者有什么后果?

(一)发布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

根据国家法律欺骗消费者有什么后果?

针对一些商业促销广告中严重存在的对产品(服务)质量的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现象,《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在广告中对产品质量作出虚假宣传的,依照广告法追究法律责任。从《产品质量法》角度对广告法的相应规定作出呼应,为打击以虚假广告宣传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武器。

《广告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发布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当承担全部民事责任。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者服务,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同时,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定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第三条,消费者还可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向发布虚假广告的广告主索取加倍赔偿。

(二)经营者要为欺诈行为付出加倍赔偿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一倍。

这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欺诈性损害行为规定的惩罚性赔偿金制度。惩罚性赔偿金是指由侵害人向受害人支付超过其实际损失的赔偿费。这对受害人来说具有充分弥补其损失的作用,对于侵害人来说具有惩戒功能。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加倍索赔的适用范围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加倍赔偿适用于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时有欺诈行为的场合,也就是说,凡是经营者以欺诈行为损害消费者的利益,都要承担加倍赔偿的责任。那么欺作行为如何认定呢?

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采用捏造虚假情况、歪曲事实、掩盖真实情况等手段实施欺骗他人的行为。欺诈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可以构成刑法上的诈骗罪。这里所指的欺诈行为,属于民事法律范畴内的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

现实中存在有很多欺诈消费者的行为,作为消费者应当提高警惕心,要有自己的主见,不可被商家的虚假信息所骗,万一被骗应当第一时间与对方协商,要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权益,对于无法协商的可以投诉等。

我国的法律法规是严厉的打击经营者违法犯罪的行为的,因此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作为消费者一定要注意相关的民事法律法规的规定,维护自身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