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订立

当前位置 /首页/合同事务/合同订立/列表

民法典合同违约精神损失费的规定有哪些

一、民法典合同违约精神损失费的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合同违约精神损失费的规定有哪些

根据《民法典》第九百九十六条: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损害对方人格权并造成严重精神损害,受损害方选择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的,不影响受损害方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本条规定违约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受害人可以直接起诉违约并追究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解决了实践中的问题。

《民法典》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是传统民法体系的一大突破,也是民事立法上的创新之举。

适用本条的条件为:

(1)双方当事人存在合同法律关系;(2)一方当事人构成违约;(3)违约行为同时造成债权人人格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

二、如何认定合同关系和违约行为

1、双方存在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

根据《民法典》“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2、一方存在违约行为

在《民法典》实施以前,有关规定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的规定,受损害方提起违约之诉的,不能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民法典》颁布后,法律赋予受损害方在违约之诉的同时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无疑有利于保护受损害方的合法权益。

三、怎么取得精神损害赔偿金

一般而言,造成死亡的,精神损害赔偿金会高些;造成残疾的,精神损害赔偿金会低些。我国并没有对精神损害赔偿数额作出规定,更没有上下限。不过目前我国极个别地区对精神损害赔偿作出了上限规定,如有的省高级人民法院规定:精神损失费的赔偿数额一般不得超过5万元,确有特殊情况的,赔偿数额也不得超过1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被侵权人可以通过心理诊疗的方式将精神损害转化为物质损害。例如侮辱、强奸等犯罪案件,一般不造成被害人身体的严重伤害,但却严重摧残了被害人的心理健康,造成被害人有心理障碍,被害人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正常工作,并常伴有头昏、失眠、抑郁等症状。如果被害人在没有明显身体损害的情形下,又无法获得精神损害赔偿,则会造成一些被害人生活困难,并产生社会仇恨心理,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面对着法律的限制,用心理诊疗的方式将精神损害转化为物质损失,被害人就可以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以上就是对民法典合同违约精神损失费的规定有哪些的相关解释。债权人如果受到了合同另一方的威胁,这个时候就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一般精神损害赔偿金的赔偿数额不能超过五万,若有特殊情况,对于精神损害赔偿金的判处也不能超过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