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当前位置 /首页/法律顾问/法律/列表

民事侵权赔偿的裁判规则

民事侵权赔偿的裁判规则
社会保险损失赔偿案件的裁判规则

1.举证责任的承担


根据《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三)》的规定,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赔偿社会保险待遇损失,应具备三个前提条件:


一是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办理社保手续并缴纳社保费;


二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


三是劳动者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而产生损失。


对于第一个条件,应由劳动者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基于劳动关系有办理社会保险的法定义务但未给办理。对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能否补办的举证责任原则上由用人单位承担,因为给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系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若能为劳动者补办社会保险,用人单位有义务为劳动者补办,只有在社保机构明确表示不能补办,且经法院确认社保机构确实不应补办时,才能发生损害赔偿之债。


也即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能否补办上必须由法院作出确认,这是为了能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如果经确认社保机构可以为劳动者补办社会保险,法院应驳回劳动者赔偿请求,并告知劳动者向劳动行政部门或其他主管部门寻求解决,由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为劳动者补办社会保险。对于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损失,一般来说未缴纳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而遭受的损失是即时损失,未缴纳养老保险损失是累计损失,延迟损失。但需确定损失的具体范围以确定赔偿的标准,劳动者社会保险损失的确定是司法实践面临的难题。


2.赔偿标准的确定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基本原则,全部赔偿是侵权损害赔偿的基本规则,即侵权行为加害人承担赔偿责任的大小,应当以行为所造成的实际损失为依据,予以全部赔偿。但鉴于社会保险损失核算的复杂性以及损失的不确定性,《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三)》并未明确损失的确定标准和具体赔偿标准,如何确定劳动者的全部损失给司法实践带来巨大挑战。


劳动法赋予了劳动者合法义务,劳动者理应从法律角度出发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常常因为在工作的时候用人单位处于强势地位,用人单位有些不合理的条款规定对于劳动者来说为了保住饭碗,也是敢怒不敢言的局面。针对劳动法,劳动者做到心中有数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