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责任

当前位置 /首页/车辆交通/交通事故责任/列表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法规有哪些?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法规有哪些?

现实生活中,交通意外时有发生。发生交通意外之外,首先应该请交通管理部门对双方的交通事故责任进行认定。不过许多司机对于交通事故责任怎么划分并不了解,我国相关的法律对此作了详细规定。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法规都有哪些吧。

一、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法规有哪些?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六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经过调查后,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1、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2、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3、各方均无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4、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原则

交警判定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大小,依据以下原则:

1、事故当事人的违法行为。

事故当事人的违法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应负交通事故责任,没有违法行为的当事人不负事故责任

2、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了损害事实。

损害他人健康的客观存在是构成侵权损害民事责任的前提。如果没有造成损害,或者某种行为可能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并没有成为客观事实,就谈上交通事故责任。

3、交通事故当事人主观上的过失。

交通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交通事故当事人心理上存在着过失,即当事人对发生交通事故应预见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知道违法行为可能引起交通事故却轻信能够避免。如果当事人存在着故意造成的不属于交通事故的范畴。

4、交通违法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所谓因果关系,是指交通事故中,客观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如果违法行为与这起交通事故的发生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违法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是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的一个重要条件。

在划分交通事故责任时,依据该法律规定的方法处理即可。交通事故责任被分为负主要责任、次要责任,也有可能其中一方会负全责。所负责任的大小对事故损害的赔偿会有一定的影响,负全责的一方应全部负责对方的损失。